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溪洛渡水电站右岸导流洞预应力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南水北调工程需要考虑的几个重大问题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1-29 12:58:50
响。因此要切实做到趋利避害,维护好生态保护区,加快治理和恢复脆弱的生态环境。

  2.处理好沿线泄洪、蓄洪区与小城镇建设、移民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

  我国近几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除了天灾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水利工程失修,加上泄洪、蓄洪区内建立了不少乡镇企业和民居,使洪涝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加重。应当认真吸取这方面的教训,搞好泄洪、蓄洪区的规划和保护,把区内的民居和乡镇企业尽快迁出,并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促使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同时要注意维护移民的切身利益,保证其安居乐业,防止其返回。

  3.对调水沿线和受水区城市的高耗水工业及服务业要进行合理布局和有效控制

  调水并不意味着沿线和受水区城市可以放手发展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国家应当引导高耗水工业尽可能布局在滨海地区,以便充分利用海水做工业冷却水。目前海水利用量很小,大有潜力可挖。城市不宜盲目发展洗车、豪华洗浴和高尔夫球场等高耗水服务业以及高耗水人造景观,缺水城市尤其应当加以控制。

  4.缺水地区要大力普及农业节水技术,改变农业粗放用水状况

  要从传统的灌溉土地转变为灌溉作物,增加必要的投入,继续 研究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发展节水型农业,尽量减少传统灌溉方式的渗漏和挥发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四)认真 研究 经济 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和申奥成功等新情况对水资源和调水工程带来的重大 影响 ,及早采取对策

  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是在 中国 经济和 社会 急剧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在规划的论证、确定到实施的过程中,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国内外经济环境也将发生新的变化。申奥成功不仅给北京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且其影响远远超出北京的范围。这些重大的新情况势必对调水工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从侧重防范不利因素、避免陷入被动的角度考虑,以下几点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1.结构调整引起的产业迁移对水资源可能造成不利影响,要尽量加以避免

  在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进程中,中东部地区某些高污染、高耗水 企业 和项目正在或将继续向西转移,不但可能加重西南丰水地区的水资源污染,威胁西部本以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而且可能对西北严重缺水地区产生巨大压力。迁入项目地区要慎重选择,迁出项目地区要按国家规定对高污染项目进行治理或淘汰。

  2.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要防范盲目引进高污染、高耗水项目

  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必将吸引更多外商来华投资,其中可能会有一些高污染、高耗水项目和产品向中国转移。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可持续 发展 的要求完善外商投资指导目录等法规,并增加其透明度,各地应当依据国家统一 法律 法规筛选外商投资项目,防止盲目引进项目造成水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3.申奥成功对严重缺水的北京将增加巨大的、高标准的用水需求,对调水工程实施进度也会提出新的要求

  北京缺水形势十分严峻,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0,在全世界120个国家的大都市中居100位以后。20世纪中叶以来,北京已发生了3次供水危机,据专家预测北京正面临第4次水资源危机的威胁:一是用水需求超出了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二是上游用水量增加导致入境水量急剧减少;三是水资源过量开采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四是市内水污染不断加剧,造成水资源更加紧张。尽管北京将采取各种节水与挖潜措施,但是如遇到中等干旱年或特殊干旱年,到2010年缺水量仍将达到4.9~7.7亿立方米。考虑到申奥成功,各项有关建设的力度将迅速加大,用水量也将大幅度提高,因此,在今后几年里北京供水缺口将会更大。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用水量也会大量增加。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保证足够和清洁达标的水资源供给,将成为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条件。

  (五)加快研究和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管理体制

  南水北调工程是从硬件设施上解决北方缺水矛盾的重大举措,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要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还需要根据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加以改革,为南水北调工程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1.加强对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研究和探索

  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突出弊端是,偏重行政手段和管理分散,难以应付缺水、浪费水和水污染的挑战。因此,要加强对 目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