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信息技术与现代工程总承包管理
作者:潘子翼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3 14:05:21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本文总结作者所工作过的工程承包公司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实施全过程计算机应用的一些情况,提出了在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的一些观点、设想和方法。希望对于类似公司进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项目管理,EPC,工程总承包,信息化,计算机应用。 
    
  1、引言与摘要 
    
  作者结合其在中国上海外经(SFECO)和日本清水建设(SHIMIZU)公司的一些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经历,通过介绍它们在工程总承包EPC项目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IT技术系统、成功实施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2、信息化应用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用高科技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项目管理研究不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Internet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高效的方法,故基于网络时代的信息化管理在包括建筑承包商在内的各个公司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推广。 
    
  现代工程承包建设项目规模大,参与单位人员多,而且往往涉及国内国外,建设工程文件多(如信函、通知、图纸、合同、进度报告、采购定单、检查申请和批准、设计变更记录等),信息量大。传统的项目信息管理是以纸为载体,其传输方式是与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经向沟通方式,这种方式层次多,效率低,费用高,极易因信息交流沟通失误造成损失。正如美国BRICSNET公司的调查显示,项目成本中的3%~5%是由于信息失误导致的,其中使用错误或过期图纸造成的占30%。在美国,每年为了传递项目管理的文件和图纸而花在特快专递上的费用约5亿美元,项目成本中的1%~2%都用于日常的印刷、复印和传真等。调查还显示,建设项目参与任何一方在竣工时所掌握的有用记录文件都不到总量的65%。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建筑企业管理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在工程总承包项目各阶段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远程通信、多媒体、数据库等基础技术,推行以工程数据库和三维模型设计为主的集成化设计系统,以物资流和数据库为主线的、以资金流和工作流为核心的项目管理系统,以群件和WEB技术为基础的项目协同工作平台,是提高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也是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降低固定资产投入、缩短基建周期的重要方面。 
    
  3、建立高水平信息化平台系统,实现无阻化办公,促进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在日本,近年来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即CALS/EC.其特点是,以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共享、再利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增强建筑业竞争力的目的。通过建成办公自动化(OA)系统,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有力地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该系统主要可以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用于信息发布、浏览查询、文件传送的WWW 服务,存贮公司与各部门的各种管理与技术手册、样图等;第二,用于文档管理、电子邮件服务,存贮会议纪要、简报、通知、行政等公告信息及共享文档、个人文档、讨论信息和管理信息;第三,用于领导查询和机关管理的人事、财务、培训、行政等管理信息服务。这些日常的办公信息怎样让现场人员查询和直接利用,同时现场的办公信息和日常管理信息,怎样让本部的领导及相关人员查询和利用,也就是说,让本部和现场人员不要感到有地域和时域的影响而能方便地实现异地办公,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公司本部、业主、其它项目分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