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连续梁桥悬臂现浇施工技术及控制分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第一论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14 14:36:51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摘 要:连续梁桥悬臂浇注施工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工艺,于是在施工中的注意点和控制环节亦是非常明显,本文先对连续梁桥悬臂现浇施工工序进行分析,接着就施工控制谈几点笔者的看法。

  一 连续梁桥悬臂现浇施工工序分析

  1、在主墩上悬臂浇注混凝土

  大量工实践经验表明,在主墩上浇注首先应该浇筑“0号块”(即墩顶段),同时借助于粗钢筋和临时性的垫块将连续梁桥的梁体与墩身实施临时锚固。接着,借助于施工挂篮向着桥墩的两侧进行分节段地、对称地平衡施工,在这个过程中,桥墩上的支座暂时处于不受力的状态,其结构类似于T形钢构的工作性能。如果在工程实际中遇到了对于边跨缺乏对称性的部分通常是借助于支架进行施工,这个过程中结构体系处于静定的状态,梁体自重和挂篮重力为主要的外荷载形式,有着与一般悬臂梁相同的弯矩图。

  从具体的施工经验来看,在该环节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地选择各个节段的长度:

  (1)、通常情况下“0号块”的长度要在5~lOm,应综合考虑两侧布置临时支座、锚杆和实施挂篮拼装所需要的长度来综合决定。

  (2)、跨中合拢段在长度的设置上既要考虑到浇注时间又要考虑到施工操作上的方便,通常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取1.5~3m。

  (3)、悬臂浇注段应紧密地贴近梁段施工要求,同时从挂篮的承载能力和抗倾覆稳定性的实际出发,通常取3~5m。

  2、边跨合拢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边跨梁体合拢之后,首先将中墩的临时锚闭拆除,接着将支架和边跨的挂篮拆除。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到结构体系发生了变化,边跨与单悬臂梁非常的接近,原先由支架所承担的边段梁体质量向边跨梁体转移,随着拆除掉边跨挂篮,结构等效为受到了一个向上的集中挂力作用。

  3、中跨合拢

  该过程中,当中垮台龙段上的混凝土还没有达到设计的强度时,中垮台龙段混凝土的自重和挂篮重力等效于2个集中力的形式分别作用在两侧悬臂粱端部的位置。

  4、拆除合拢段的挂篮

  在实施合拢段的挂篮的拆除时,全桥已经形成了超静定结构,从理论上分析,在将合拢段挂篮拆除之后,原先挂篮所承担的合拢段自重此后将直接地作用于整体结构上。

  5、上二期恒载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桥面均布二期恒载的作用之下,三跨连续梁桥的相应弯矩图也就得到了。

  二 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

  1、从具体的施工实际经验来看,在实施悬臂施工时,通常会遇到偏载或因为风荷作用而导致不平衡弯矩现象的存在,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

  对应注意点:在具体的工程实施过程中,除了要将墩、梁固结之外,必须强化抵抗不平衡弯矩的具体措施,进而确保双悬臂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强的稳定性。

  2、实践经验表明,在悬臂的施工过程中,科学地控制标高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亦是难点所在,问题表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控制点的标高与理论计算得到的标高值常常有着比较大的差距。

  对应注意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测量监控,结合工程实际对理论值进行科学地修正,严格地控制粱体的几何位置,确保桥梁的最终成桥状态达到满意的效果。

  3、从影响因素来看,影响现浇混凝土浇注的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且大,特别是悬臂浇注施工的作业面处于高空且较小,所以很难保证浇注的质量。

  对应注意点:注重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关注每一个细节,综合分析对浇筑质量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三 施工监控内容分析

  施工监控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表明,臂施工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主要有以下几部分内容:

  1、线形控制

  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统计资料显示,悬臂施工工序决定着一个具体的桥梁结构施工阶段和成桥状态的几何线形,尤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结构体系和荷载形态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且带动着结构内力和线形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在具体的监控中,必须依据设计的具体的要求首先将成桥状态的理想几何线形确定下来,接着借助于“倒退分析”或“逐步逼近”的计算方法得到各个阶段的结构变形情况确定出各阶段结构的几何线形。从实践经验来看,线型控制主要是2个方面: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