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个实用的减隔震设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华建设学习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5 21:11:00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一、减隔震原理

  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反应,从而减小结构由于地震所遭受到的地震荷载。对于桥梁结构,采用橡胶支座、聚四氟乙烯支座以及其他滑动支座即瓦达到增加结构柔性、延长结构自振周期的目的。但是,随着结构自振周期的延长,梁体与墩台之间的相对位移也同时增加。为了减小由于结构自振周期延长而增加的梁墩相对位移,可以采用增加结构阻尼的方法。加大结构的阻尼,地震引起的位移反应能得到明显的抑制[1]。

  综上所述,减隔震的基本原理为:

  (1)采用柔性支承,以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从而减小结构由于地震引起的内力反应;

  (2采用阻尼器或耗能装置,以控制由于周期延长而导致的过大的相对位移;

  (3)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支承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水平力(如风荷载、汽车制动力等)。

  二、工程背景

  本文以某五跨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该桥跨径组合为49.90+3X80.00+49.90(m)。桥址的土质(在地表以下20.0m范围内)为淤泥、淤泥质亚粘土、粘土和细砂,地基容许承载力[σ0]<130kPa。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第4.2.2条规定,确定该桥场地类别为Ⅳ类场地上。

  该连续梁桥的上部结构为两个分离的单箱单室变截面箱梁,主域处梁高4.5m,边墩及跨中的梁高均为2.0m;主墩为变截面空心柱体,边域为排架式撤柱,纵桥向两排,每排3个实心嫩柱、主梁和桥墩之间采用盆式橡胶支座连接。

  1.分析模型

  该桥的抗震计算采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桥梁抗震学科组编制的程序NSRAP进行。

  考虑到桥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墩底位移相对较小,将桥墩固结在墩底会增大结构内力反应,故而适当放大结构周期,将墩延长约3倍桩径固结【3】。桥墩依线弹性梁单元来处理。计算中对活动支座考虑其非线性效应,用非线性支座单元处理。采用Ⅳ类场地人工波作为输入地震波,依Eurocode8对地震波进行三个方向组合,以纵桥向为验算主方向【4】。设计基本烈度为7度。

  2.验算结果

  对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计算结果均以一幅计。

  3.结果分析

  (1)固定支座

  设计单位设计的盆式支座布置情况为(以一幅计):两边墩分别设置两个TPZ3000-ZX型盆式橡胶支座,固定墩设置两个TPZ 15000-GDZ型盆式橡胶支座,余主墩上皆各设两个TPZ15000-ZX型盆式橡胶支座。

  TPZ 15000一GDZ型盆式橡胶支座为抗震型支座,其竖向承载力为15000kN,可承受的最大水平力为15000 X 20%= 3000kN,故固定墩墩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平力为 6000kN。

  6度地震荷载作用下,固定墩墩顶所承受的水平力为6455kN,大于其上固定支座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平力,固定支座被剪坏。

  (2)固定墩

  对固定墩的钢筋混凝土截面进行弯短一曲率关系分析,得到其纵向反应及屈服弯矩。

  7度和8度地震荷载作用下,截面的能力/需求比大于1,表明固定墩墩底截面发生塑性变形,即,在承受一定的轴力作用时,截面所承受的弯矩超过截面屈服弯矩,进入了非线性工作阶段。

  (3)解决方案

  由验算可知,该桥在6度地震荷载作用下,固定支座已被剪坏,不能满足桥现关于"小震不坏"的设计要求。而且,固定墩在7度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截面能力/需求比"高达180.4%,这说明设计基本烈度地震荷载作用下,固定墩的强度已不能满足。因此,"中震可修"的要求也难以保证。

  通常遇到这种情况,常采用以下解决方法:

  (1)将原有支座改为符合承载力要求的抗震型橡胶支座;

  (2)对桥墩进行延性设计,将桥墩设计得具有足够的延性,在控制变形的前提下,利用塑性镇来耗能;同时由于塑性铰的出现而使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延长,从而减小了地震所产生的惯性力。

  本文在进行抗震验算时,该桥主体方案已经确定,并已经开始施工。在这种情况下,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采用了第一种方案,即对原有的固定支座进行了再设计,引入减隔震概念,以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三、减隔震设计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