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公路工程投标报价策略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的
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对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问题的初步探讨
作者:肖克社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09-11-16 16:30:37
巨大、施工期长、又远离城镇、投资巨大等,都给进度计划安排带来许多困难,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状况下,变化因素增多,进度计划与资财投入时间价值关系更为密切,影响程度加大,需要使进度计划能充分利用资财,达到最佳经济效应。

  (四)施工布置

  施工布置必须紧紧围绕解决主体工程施工这一主题展开,其目的是为主体工程施工及运行服务的,其着重点是对工程所在地区的施工交通、工厂设施、生活建筑、料场规划等在平面上和高程上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规划。布置时必须紧密围绕服务对象,有时还要考虑到今后扩展成为库区旅游开发的需要。

  在具体施工布置时,应根据枢纽布置和结构型式特征,结合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等主要因素,认真规划施工占地。要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方便生产管理、安全可靠、利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总原则,检验布置的合理程度。

  水利工程施工布置,相当于一个小城镇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有交通运输、工厂设施、料场开采储运规划、生活建筑、安装场地、生活生产用水、电及通讯等管路线路等的平面及高程的合理布置。其中处于深山峡谷而又建设周期长、运输工程量大距离远、交通不便的水利工程建设,道路修建费用巨大,运输任务艰难,必须给以足够重视,否则会加大投资和延误工期。据实践工程统计,运输费用约占总投资的4~25%,因此在施工布置时应重点分析研究。

  二、老江底水电站大坝上游围堰控制性灌浆的施工组织

  (一)老江底水电站大坝上游围堰控制性灌浆工程概述

  老江底水电站位于兴义市雄武乡补柞村,距兴义市约70km,电站为三等中型引水式电站,装机容量为2*50Mw。电站大坝上游围堰位于导流洞下游侧20米、大坝上游侧75米处。两岸河谷呈“U”字型峡谷。围堰轴线处河床宽约60~70m,填筑时水深1~3m,水流较急。上下游水头近20m(上游围堰顶部高程为EL1165,下游围堰顶部高程为EL1145)。河床深部为砂卵砾石层厚3~5m,密实程度为稍密一中密,成份主要为砂卵砾及松散堆积层覆盖,结构松散,粒径不均一,分选性差,透水性强。下伏基岩为T2g4-1白 云岩、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强风化层厚5-8m,边坡稳定性较好。中下层有沉积久远的大量大块径孤石,最大粒径有3~5m。电站上游围堰至大坝、下游围堰的水位落差大,利用左坝肩开挖下来的石碴堆积抬高大坝水位,减少水位落差,作为安全度汛的一项技术措施。

  (二)施工工艺

  根据围堰防渗墙的特点,上游围堰控制性水泥灌浆防渗工程工序施工工艺流程为:定帷幕轴线放孔位→固定钻机→φ150mm钻孔并镶1.5m深的孔口管→下→段次钻孔→特殊地段钻灌→终孔灌浆→封孔结束。

  老江底水电站大坝上下游围堰防渗墙施工从作业面处理、钻孔方式、灌浆系统布置等方面都进行了现场调整和改进,在施工完成后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三)施工进度

  上游围堰控制性灌浆总共1770m,采用了2台SM3000A型冲击钻机,4套灌浆设备。围堰钻孔施工程序:下游排先进行钻孔灌浆,后进行上游排的施工,钻孔用时共计40个工作日。在进行上游排施工过程中,原有的钻灌机械、线路等可全线铺开,大大解决了进度滞后问题。

  上游围堰的控制性水泥灌浆防渗帷幕施工实际施工期约35天即基本满足闭气条件,达到了基坑开挖的要求,而且做到了没有占一天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直线工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四)施工布置

  围堰在河谷靠左岸下基坑道路处设立固定集中制浆平台,然后沿防渗轴线铺设灌浆线路,在制浆平台处设2台复合浆液拌制机、1台强制式砂浆搅拌机、2台复合浆液输送泵,在灌浆孔附近设有1台砂浆输送泵、1台拔管机、1台200L型搅拌桶,被灌浆孔与制浆系统之间距离尽量缩短,水玻璃直接加到搅拌缸内,砂根据孔内灌浆情况在现场加入200L型搅拌桶后再进行灌入,这样可以更为合理的控制水玻璃、砂的用量,施工效益也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

  (五)施工效果

  从大坝开挖基坑来看,上游围堰的防渗处理是成功的,开挖过程中无明显大的渗漏通道,基坑的抽排水工作量明显减少,强有力的证明了围堰帷幕防渗的效果,基坑可以实现徒步施工管理。

  三、结语

  (1)施工组织设计迄今仍是设计各个专业中的薄弱环节。急待对其理论研究,提高标准化程度,改善设计手段落后现状,减少工程实践差距,以利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水平。

  (2)施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